燃油限制標準降低至6.7升/百公里
賽襄軸承專業生產圓錐滾子軸承等優質車用軸承。2014年11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第三階段乘用車燃油限值標準實施,根據該標準,到2015年國內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都要達到6.9升/百公里,不達標的企業新車上市和擴產都將受到影響。
另據工信部公布的“2014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顯示,在91家國產乘用車企業中,有25家未達標,較2013年度多了3家;29家進口車企中則有10家未能達標,較2013年度減少1家。其中不乏北汽集團、一汽集團等大型國有車企。
更為迫在眉睫的第四階段燃油限制標準即將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國家要求車企燃油限值2015年要降低至6.9升/百公里;而到2020年要降至5.0升/百公里。工信部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考慮到企業降耗任務較重,為企業設定了每年油耗達標值,目標由松至緊,從2015年到2020年,工信部為當年生產乘用車設立的平均油耗目標分別為百公里6.9升、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
可以想象下,2014年都難以達標的汽車企業,在面對2016年6.7升的平均油耗標準又將如何兌現?
維修保養不必去4S店
曾經,保修期內如果不在4S店保養,車輛一旦出了故障,4S店有理由拒絕車輛保修,這是在我國汽車行業內很多年的行規,這樣的規定一直為消費者所詬病。
近日,國家交通運輸部修改了《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明確規定了廠家和4S店不得以不在官方授權店保養為由拒絕給車輛質保,對廣大車主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該規定將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和車主息息相關的有兩點:1、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除汽車生產廠家履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汽車質量“三包”責任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指定維修經營者。這個規定終于讓汽車廠家和經銷商不能再綁住消費者了,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維修保養店。2、對零配件供應商和社會維修保養機構在松綁的同時,將其規范化,除了要求非4S店也需要提供“同質配件”之外,還要逐步對車輛維修記錄進行統一存檔管理,將一輛車的所有維修保養記錄電子化并全行業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