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滾子軸承廠家-賽襄軸承網站資訊:在中國,龐大的汽車市場和蓬勃興起的互聯網產業,激起不小的水花,百度、樂視、阿里、易車與汽車之家都先后踏入了同一條河流。雖然困于汽車生產資質,但他們依然壯志在胸。與傳統車企重在“跑馬圈地”、全國建基地不同,互聯網企業造車一開始就亮出“輕資產,專注于研發和用戶”的戰略,在生產環節采用“代工”或者“合作制造”的方式,來完成整個產品。
聽上去似乎不錯,但與手機相比,擁有上萬個零件的汽車采用代工方式靠譜嗎?傳統企業又將如何面對這種競爭?2月24日,在鳳凰汽車和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主辦,機械工業出版社協辦的《洞見汽車強國夢》新書發布會上,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和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的一番對話,或許道出其中機鋒。
互聯網企業參與車界變革
如果談到汽車產業,有兩件事誰都不會否認。
其一,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國已連續7年蟬聯全球汽車產銷冠軍,這一龐大的蛋糕對新進入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正如李斌所說,“中國是最大的汽車市場,是最大的電動汽車的市場,也是發展最快的電動汽車的市場,更是最容易創新的市場”。
其二,第三次工業革命之下,汽車行業逃不開互聯網的沖擊。尤其在我國這樣一個互聯網快速普及,移動互聯網光速發展的國家,汽車行業想不受互聯網技術和思維的影響,簡直是天方夜譚。連做傳統企業多年的徐和誼也承認,我國互聯網的發展絕對是居全球第一的,這對我國發展汽車智能化有極大促進。
因此,互聯網企業裹挾著龐大的資金一頭扎進汽車這個“骨灰級”行業里。但與傳統車企相比,他們又在兩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互聯網天然基因導入
以互聯網企業發展十幾年的經驗來看,動輒就有百年歷史的汽車企業,絕對是“化石級”、“骨灰級”的企業,中國的大多車企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可以追溯。
“汽車行業整個的生產、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整個價值鏈條,都是基于互聯網出現之前的關系奠定的,包括公司的組織架構,包括4S店這套模式。在這樣的一個模式下面,汽車企業并不真正掌握用戶。”李斌分析。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要重塑和用戶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參與感,我們要創造擁有感。”李斌說,“以前大家都是為了賣車,以后我覺得大家應該想的只有一件事,怎么服務你的用戶。這是很不一樣的邏輯,很基層的邏輯。”這也是李斌為什么敢在汽車行業如此高的技術和資金壁壘下開創一個新公司的原因。“因為我知道現有的汽車企業需要非常非常艱難才可能過渡到真正以用戶為出發點。這個可能性是非常非常低的。只有很少的公司才能夠真正過渡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