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輪轂軸承單元工廠-賽襄軸承網站資訊: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來自產學研各界的制造業行家,就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建言獻策,中國工程院的研究報告,指出了突破瓶頸的關鍵所在。
中國制造穩居世界第一“大而不強”依然存在
過去數十年,中國制造業一路高歌猛進,制造業增加值在21世紀初趕上德國,2006年超過日本,2010年追上了美國,現在已經穩居世界第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感觸很深,他列舉了中國機械工業的一組數據,來說明中國制造“從小到大”的發展速度。
王瑞祥:我們剛剛建國的時候,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才5.59億元,現在已經達到了23萬億,年均增長10.48%,利潤總額由“十一五”末的1.17萬億增至1.6萬億,貿易順差由31.36億美元增至2015年的1110億美元,創造歷史新高。主要的產品產量,比如說汽車發電設備、數控機床、大型拖拉機、工程機械等等,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一方面是規模世界第一,另一方面,這些年高鐵、核電等高技術制造業也取得不錯的進展。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說,今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2%。但是總體看,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問題一直存在。
“大而不強”有四大病癥
大而不強的關鍵在哪里?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說,今年6月,中國工程院啟動了工業強基戰略研究。研究報告認為,四個基礎問題,是關鍵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