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沙鋼為例,年后連續的小漲,那叫“假癡不顛”“笑里藏刀”;市場觀望猶豫階段,鋼廠會對報團的市場采用“反間計”、然后分化出擊,逐個擊破;四月份突然拉升價格,這叫“欲擒故縱”“誘敵深入”;四月下旬開始一天幾十塊錢的小幅降價,那叫“掩護主力開始有序撤退”;等市場感覺不對勁,準備出貨規避風險,己為時已晚,廠家終于放狠招“反客為主”“圍點打援”“釜底抽薪”……。
市場中的散戶在這樣一支精英團隊的面前是毫無招架之力的,一觸即潰就成理所當然了。當然,所有的鋼廠也并非都是鐵板一塊,鋼廠與鋼廠之間也在明爭暗斗,拼價格拼資金拼服務,搶客戶搶市場搶機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正是如此,所以散戶才有生存的夾縫空間。但鋼廠之間雖互相爭斗,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沒永遠的敵人。最近各大廠家就握手言歡,又聯手將市場殺的血流成河。
都說做生意買的沒有賣的精,而廢鋼交易則恰恰相反,賣家永遠玩不過買家。原因很簡單,人心!市場中的客戶雖然多,但分散,而且各自為政,心里都裝有自己的小九九。鋼廠雖然只占少數,但卻都是一個個很精悍的團隊,分工明確,素質過硬。能在兇險的市場中存活下來的,無不是非同一般的小角色。有資金有平臺有技術有門路有人脈;有專門做市場調查分析的,有專門進行危機公關的,更恐怖的是還有專門研究市場或者是客戶心理的,客戶在想什么,下一步打算干什么,就像象棋高手那樣能將你后面的招數算的死死的。
什么叫市場行情?市場行情就是一種集體無意識行為。市場就像是養殖場里鋪天蓋地散放的鴨群。被趕鴨人往東一趕,就呼啦啦的涌向東,往西一揮,就呼啦啦的涌向西,前赴后繼不死不休,有個成語叫“趨之若鶩”,鶩就是鴨子的意思。而市場的表現就經常這樣如鴨群一樣無意識無主見,并身不由己。擁有十五年車用軸承生產經驗的賽襄軸承,專業生產汽車壓力軸承,年產高質量軸承600萬套,保證產品大批量供應,確保按時交貨,并專業承接OEM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