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發展速度下降,零部件企業首先受到影響。作為動力源,零部件發展得不好,整車企業也會缺乏前進的動力。”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表示,國家正在重點培育一些有基礎、研發能力較強、企業戰略明確、資金實力及產業集成能力強的企業。中國一定會出現世界級的零部件供應商。
從行業發展態勢看,今年汽車零部件產業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自主零部件企業加快步伐轉型升級,加速推進企業向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外資零部件企業在加強本土化的同時,大力度推廣智能汽車領域的創新技術。此外,培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更是被納入國家戰略層面。
新常態下,直面挑戰、把握機遇,打造世界級汽車零部件及汽車軸承供應商,成為零部件企業應對新常態的不二之選。
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琰也認為,零部件創新是推動汽車技術創新的原動力。汽車召回案例顯示出,雖然召回不完全是由創新不足引起的,但卻說明零部件產品在一致性、可靠性上存在問題。未來,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要更加重視產品創新研發及質量的提升。
“參與零部件行業的技術種類越來越多,新進資本和企業與傳統零部件融合發展,零部件與整車企業更加協同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智能、電子技術甚至動力系統的變革,都為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帶來新動力。”吳衛告訴記者,與以往相比,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互聯網的快速應用,使未來汽車成為另一個移動空間。上汽集團戰略研究中心總監戴娟認為,傳統汽車行業的價值鏈是線性的,從前期研發到售后服務是由整車企業主導的;但未來移動空間的產品價值鏈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都要在一個平臺上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這一系列的產業融合變革都是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進步,更是汽車零部件產業轉型的重要階段。吳衛認為,除零部件產業發展深刻變化外,企業也要提升產品集成能力,更加注重戰略趨勢研究,這樣,汽車零部件企業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發改委產業司正在研究,到2030年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如何提升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等課題。